北安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2024年工作回顾
时间:2025-01-26
来源:数检办
作者:祁薇薇
编辑:冯启明
录入:刘巍
审核:王金龙
2024年北安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最高检“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引领下,数字检察工作不断夯实模型基础,拓宽数据总量,拓展应用广度,助力推动本院检察监督行稳致远。
一、从组织建设到模型构建,夯实数字检察工作基础
2024年,院党组高度重视,将数字检察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由检察长任组长,抽调“四大检察”、案件管理、信息技术条线检察官和业务骨干组建数字检察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各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成六个模型应用推广小组,每个小组由业务部门主任任组长,数检办技术干警任副组长,同部门内勤为联络员,在对接模型应用与推广可应用模型时,业务规则融合技术支持,最大限度提升成案效率。为了规范本地区数字检察工作,提高数字检察工作效率,确保数字检察工作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创新制定了《北安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本院从模型构建出发,夯实数字检察基础,共计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6个。
二、从数据获取到模型应用,充实数字检察工作经验
从本院实际出发,打破“模型创建优于模型应用”的思维,坚持重在应用的原则,数字检察办公室助力各业务部门积极应用最高检模型平台上的各类法律监督模型,数字检察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明确工作目标,部署工作推进措施。这一年,共获取数据18万余条,应用模型49个,各业务条线均有应用,实现了模型应用四大检察业务全覆盖。
三、从线索发现到监督成案,发挥数字检察工作势能
为便于数据使用时查询、调取与推送以及后续数据更新,构建了简要分类数据库,对已获取并在管中的所有数据按照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在应用模型进行数据碰撞后,形成的案件线索,2024年利用所构建和应用的模型发现线索1000余条,成案101件。应用自主创建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涉立案监督追漏法律监督模型”,从公安机关调取涉嫌电信网络诈骗当事人银行流水信息,同时调取所有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犯罪案件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名单、已移送起诉人员名单、不构成犯罪人员行政处罚名单,形成基础数据库。通过对基础数据库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追漏犯3件5人,追漏诉3件4人,应用“未依法收取水资源费国有财产流失类案监督模型”,发现3家主体违规缴纳水资源费,成案1件。相关经验材料被省院简报推广。利用大数据挖掘法律监督线索,发现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养老金案件线索5件,制发检察建议5件,有效促进养老金、低保金救助监管。
新岁续开,共赴新程,2025年我院将继续深入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和省院数字检察“1334”数字检察工作模式,为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和法治社会建设奏响创新与实效交织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