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第40期丨学生+家长课堂——“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寒假未成年人预防新型毒品侵害安全指南》
时间:2025-02-14
来源:未检办
作者:陈希
编辑:冯启明
录入:刘巍
审核:王金龙
编者按
“云课堂”专栏是由北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妇联、关工委共同打造的“线上+线下”法治宣传工作新模式,共包括“学生课堂”、“教师课堂”、“家长课堂”三个模块,由政治素质高、法律职业素养强的检察干警及具有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智慧妈妈”家庭教育讲师团等专业人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就预防性侵害、电信诈骗、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校园欺凌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问题,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出发,通过我院及教育体育局、妇联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系列展播,让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教育不断档、不停滞,进一步提升法治教育水平和效果,实现法治教育不打烊。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
寒假已至,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活动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其中新型毒品的侵害不容忽视。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份预防新型毒品侵害的安全指导。

首先,家长们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新型毒品的多样性和隐蔽性。新型毒品可能被伪装成各种看似无害的物品,如彩色糖果、奶茶粉、邮票、巧克力等。孩子们要明白,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食品、饮料或小物件,哪怕它们看起来很诱人。

教育孩子远离可能存在毒品风险的场所,如一些治安混乱的娱乐场所、网吧等。这些地方往往是毒品交易和滥用的高发区域。

告诉孩子们,新型毒品会对身体和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学习、记忆和情绪,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吸毒是违法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当面对他人的引诱尝试毒品时,要坚决说“不”,并尽快离开现场。鼓励孩子多与积极向上、品行良好的朋友交往,避免与不良社会人员接触。
家长们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接触毒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在寒假,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和交往圈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大、睡眠和饮食异常等,要及时询问和关心,如有必要,应寻求专业帮助。
孩子们要牢记,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健康是最重要的。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报告。
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寒假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让他们远离新型毒品的侵害,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